李雄公共雕塑作品 | 2020—2022

李雄

(向上滑动阅览)


个人简历

出    生:1987.7.26

籍    贯:湖南嘉禾人

电    话:15017578559

邮    箱:120762646@qq.com

个人网站:http://www.lixiongart.com

通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小洲艺术区3007室


教育背景 

2008.09 — 2013.06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雕塑具象方向 / 本科学士学位

2016.09 — 2019.07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方向 / 研究生硕士学位

2020.12 至今 韩国世翰大学  教育学方向 / 博士研究生在读


荣誉奖励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雕塑院客席雕塑家、海南省雕塑学会会员、广州市雕塑学会理事

作品曾被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艺术宫、广东省美术馆、广州雕塑院等机构收藏

 

任职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20年10月至今)

 

参展 、获奖 、活动记录 

2022年《精卫》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美术作品暨第七届广东省高校美术作品学院奖双年展”荣获一等奖。

2022年《约定》合作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览“。

2022年《来自世界的笑脸》合作入选由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等联合主办的“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

2022年《约定》合作入选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021年《戍边英雄》入选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广州美术大展并获金奖。

2021年《戍边英雄》入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20年《后羿射日》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入围奖。

2020年《精卫》入选2020第四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并获评委奖。

2020年《国宝归来》入选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主办的“美好生活”广东美术作品展览。

2020年《我们向光前行》入选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总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爱无疆 艺路战役--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2019年《芳华中国》荣获“我和我的祖国--广州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9年《神话系列》入选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并荣获三等奖。

2019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19年《愚公移山》入选《雕塑》杂志社“2019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荣获“朱炳仁艺术奖”(金奖)。

2019年《愚公移山》刊登《雕塑》杂志社2019第3期封面。

2019年7月《山海黎乡》(合作)入选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荣获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8年《后羿射日》入选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先生代--第二届青年雕塑作品展。

2019年6月《神话系列》荣获“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

2019年《黎水情》入选第九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高校雕塑专业师生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

2018年《后羿射日》入选第六届巴人文化艺术节——中国(巴中)巴山巴水·巴人巴风雕塑大赛,并获得最佳设计奖(最高奖)。

2018年《拓荒者》入选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美术作品展暨第三届广东省美术作品学院双年展并获一等奖。

2018年《中国速度》(合作)入选大潮起珠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8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2017年《星火燎原》入选“2017中国大学生雕塑作品展”。

2017年《生如夏花》入选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并被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

2017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2017年《动物也疯狂—长颈鹿》入选春暖花开广美师生作品展并获一等奖。

2017年《来自世界的笑脸--广交会》(合作)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2016年《生生不息》入选“中国风·南粤情”—2016第二届广东雕塑大展。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参与并创作大型雕塑《血肉长城》(合作)被广州雕塑公园永久收藏。

2014年《生生不息》入选“大美洋湖 2014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节全国青年雕塑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并获最佳作品奖。

2013年《伍秉鉴》铜像落成于广州海珠区同福广场 。

2013年《萧克将军--浴血罗霄》3.3米花岗石 像落成湖南嘉禾一中。

2012年雕塑作品《生生不息》参加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青蓝之梦·2012当代山东省青年雕塑家作品展”并获三等奖。

2011雕塑作品《神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展并获银奖。


图片

更多信息在微信小程序中

个人网站:http://www.lixiongart.com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在公共艺术中则将其界定为艺术领域的范畴。公共艺术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景观环境。


在当代文化的语境里,雕塑家使用的语言是抽象还是具象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念的表达和意义的呈现。


现代雕塑艺术与公共碰撞在一起似乎是必然又似乎不一定,公共性绝不仅仅是一个公共的空间,而是针对公共的概念提出问题,进行创作。最终让公共艺术回归社会,回归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中国神话故事是笔者研究生期间主要的创作素材,当中的人物主角或真实或虚幻,但神话人物身上的品质无不是生活的原型,是人们精神的向往和憧憬,甚至可以是灵魂深处的支撑。笔者希望能通过雕塑,把神话精神凝固于雕塑之中,同时构建在公共环境中,重燃我们心中的那股指引我们生活的力量之火。

 


▲李雄《女娲补天》 尺寸依环境而定

2019年架上雕塑《女娲补天》荣获中华艺术宫收藏

2019年架上雕塑《女娲补天》参加“丰盈韵”全国大学生石雕作品创作营

2020年架上雕塑《女娲补天》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雕塑作品展览

2021年架上雕塑《女娲补天》荣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收藏


      中国神话的题材在古代的中国雕塑创作中有大量的存在,很大一部分都与宗教、信仰、封建统治需求等相关。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女神像的发现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这里出土的女神像,其造像概括手法媲美于西方奥地利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维伦多尔夫的 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像。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表现在中国原始居民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不屈的精神,勇于向大自然挑战,且人类必然会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这种精神闪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屈,奋发进取的刚健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华夏儿女的身上。

 


▲李雄《精卫》 铜  尺寸依环境而定

荣获2020第四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评委奖

荣获2022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美术作品展暨第七届广东省高校美术作品学院奖双年展一等奖


       现代具象雕塑艺术已经不是对客观物象的机械模仿,雕塑内在精神与形式意蕴着雕塑语言发展的根基与方向。在创造雕塑的空间里给予形式以生命,并升华视觉空间的生命力与节奏感。

 


▲李雄《后羿射日》 尺寸依环境而定

2018年荣获第六届巴人文化节中国巴中“巴国巴人·巴山巴水”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赛事最佳设计方案奖

2020年入围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2021年荣获广州雕塑院收藏


雕塑创作作为雕塑家精神空间的载体,与雕塑家的感受力、思维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架上雕塑的放大,它更强调以文化价值为出发点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同时,公共艺术不只在于作品所布置的空间为公共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并对此提出问题。在神话系列的雕塑中,需要对雕塑本体语言重新的理解与认知。

 


▲李雄 《夸父逐日》81×68×60cm

2019年《夸父逐日》荣获“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

2019年《夸父逐日》入选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并荣获三等奖。

2021年架上雕塑《夸父逐日》荣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收藏


现代雕塑语言的不断丰富与分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笔者并没有将雕塑本体塑造摒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加上个人对现代具象雕塑解读,重新寻求他们之间的精神契合点,打破传统的雕塑定义,对于雕塑并不仅仅是雕塑本体的塑造,还有雕塑家的主观意志表达,笔者在塑造过程中不仅对雕塑形式、空间等本体语言探索,同时寻求现代具象与公共空间的契合,来呈现笔者对神话对生活的解读。

 



▲李雄《向光前行》 灰色麻石  长350CM 安装于湖北武汉

2020年作品《向光前行》入选大爱无疆 艺路战役--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2022年作品《向光前行》入选 “中央援港 同心抗疫—广东省美术书法作品展”


过去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大流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运动也造就了时代“英雄”,勇敢的医疗队保卫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一场全民动员的战“疫”,从医者到军人,从建设者到普通民众,从城市到农村,她们向病毒宣战,她们向光前行!作品《向光前行》是一件从“架上”走向“公共”的尝试,顺应时代,讴歌正能量,弘扬科学精神。



▲李雄、翟稼桦 《影》 不锈钢,灯光、喷雾装置 尺寸依环境而定


▲李雄、翟稼桦《北门环》 不锈钢, 尺寸依环境而定

2021年作品《影》《北门环》参加广东汕头市南澳岛国际雕塑大赛


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需要一定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为公共艺术的表现提供了表达的基础。这种空间性不仅是指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还包括人类的精神空间。作品《影》为公共艺术作品以南澳岛北回归线的空间环境为基础,以当地的文化传统为前提,通过艺术介入空间、艺术介入人类的生活、艺术与大众生活的互动,达到艺术引领生活、艺术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目标。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最终让公共艺术回归社会,回归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李雄、翟稼桦《贞下起元》 不锈钢  尺寸依环境而定


无论是从深重的忧患意识还是敬爱生命,爱护人民的意识来看,中国古代神话饱含了华夏先民们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抗争精神。无论是射日的后羿,还是逐日的夸父,无论是填海的精卫,还是补天的女娲,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具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和斗争意识!


笔者在尝试现代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中,依然是对生命的敬畏感中寻求阐释,生命意义在中国古代就已有过深刻的思考,笔者通过公共艺术作品《贞下起元》的外圆内方造型表示天道人事的周流不息,循环往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