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海经》的一些思考

 广州雕塑学会正在筹备的“塑者无疆一我心中的《山海经》”主题大展正在进行征稿和创作交流阶段,5月11日举办了新一期主题沙龙,目的也是在为大展进行配套的学术交流和创作讨论,本期由学会理事李洁琼和哲学研究者陈文豹主讲了关于《山海经》的一些思考。

/ 第一部分 /
1.山海经的物我关系
2.山海经的宇宙观
3.未知、敬畏与信仰


主讲人- 学会理事 李洁琼

 

       理事李洁琼从时代、区域、篇章分类、特征四个维度系统说明《山海经》的成书背景,帮助大家用宏观角度和细微节点相结合的方式来读《山海经》;从哲学的角度、按照中国神话体系的脉络,深入浅出阐述个人对山海经的见解与学术观点,其中着重分析了山海经呈现的内、外世界宇宙观,详细论述了山海经展现的物我相融、万物有灵的认知论。

       在分析和论述过程中主讲人李洁琼老师提及了《山海经》如何作为上古奇书流传至今,讨论了《山海经》与佛道儒及诸子百家的关系,《山海经》与希腊神话、日本神话、朝鲜历史、西欧及美国历史的关系,并对《山海经》涉及的巫术论及祥瑞辟邪论进行了探讨。最后,由这些内容引发出“未知、敬畏与信仰“的话题,并结合其与雕塑创作的关系与大家进行了集体讨论。“我心中的山海经”主题展,追求塑造的便是心中对未知的一种敬畏,中国人回归自己文化的寻觅。

/ 第二部分 /

“精卫填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主讲人-哲学研究者、嘉宾  : 陈文豹

 以一首《野子》作为开场,歌中吟唱“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把梦踩在脚下联系起了精卫填海的故事,作为中国古神话故事颇具执著的情怀。比喻对生命不屈不饶的情感。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陈文豹老师沙龙上分享了自己找到自己的精神之旅,鼓励了在座以这个主题展作为出发点,去耕耘栽种把握这个“春天”。如何回归到东方,回归《山海经》,不仅局限于臆造书中的神怪,更需要把握古代哲学观,从自身的艺术创造与想法出发,学会期待呈现的是一个形式多样化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