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十】张敏丹』向往之地




编者按

     工作室走访活动第十期,我们走访了艺术家张敏丹。我们从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以及对当下的艺术环境及自然人文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采访地点:张敏丹木艺工作室

采访对象:张敏丹

采 访 人: 廖欣怡、曹凤、陈嘉瑶




楔 子



 



第一章 关于工作室

乘车而行,从市中心开往工作室,从喧哗至静谧。工作室坐落在山脚,看似朴素又处处透露出热爱生活的小心思。


会客区摆放着许多木质小物件和木制产品。




前往工作区,还未进门便看到门旁的左右堆满了香樟木和其他各色木材。


走进去,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微型展厅,除了陈列着的作品,还有张敏丹老师原创设计的木制音响——“阿呆与阿瓜”。自然与现代风格的交汇相融,别有一番风味。


穿过微型展厅,便是工作区了。老师为我们现场展示了木艺雕刻。


而藏在工作区后的,是张敏丹老师的桃花源。老师兴致盎然地带我们参观了他的菜园和鸡舍,谈到母鸡跑到工作室的柜子里下蛋时的眉飞色舞,可以想见这片天地带给他多少生活的欢乐。




第二章 采访录


Q: 为什么会选择以木材为媒介来创作雕塑?

张敏丹:在大学期间为我的恩师、湖南省雕塑家陈杰老师做雕塑助手,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木雕。我认为用木头进行雕塑创作的过程就是在与木头对话的过程,从构思到制作与木头共同合作完成。同时,木头是具有包容性的,每块木头都与人一样有着独一无二的外表和性格,同一块木头,采用劈、锯、雕、磨、烧等不同处理手法,可以回馈给你各式各样的肌理效果,这让每次创作都充满了惊喜与挑战。


Q:您认为材料对雕塑意味着什么?

张敏丹:如果把雕塑比作一个人,那么材料就如同这个人的骨血与脾性,承载着雕塑作品的灵魂。


Q:您的创作理念是什么?

张敏丹:我的创作灵感多数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因为一个画面、一个视频、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有感而发,进而产生创作冲动。因此,我比较注重刻画作品直观的视觉效果,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雕塑语言。


Q:可以分享一下您在创作中遇到的乐趣或者难处吗?

张敏丹:木雕创作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场地、噪音以及粉尘,所以我的工作室选址远离居民区。在远郊的工作室里,一个人,一块木头,每天听听收音机,雕雕木头,累了休息下泡壶茶。虽然做雕塑时很累,每天灰头土脸,但是很享受、很喜欢、很有成就感,我相信很多人在做自己喜欢干的事都是一样的感受。


Q:您现在的作品相比早期的作品有着怎样的变化?

张敏丹:早期刚接触到木雕,作品多多少少会有些老师的影子,以抽象为主。毕业后接触到社会上的事物多了,从材料到工具都有更多的了解,尝试过很多创作手法,作品风格没有以前那么大胆。现在的作品更偏具象,创作内容更偏现实,在细节处理上要求更高。总而言之,这条路还很长,未来的创作会探索并尝试更多的可能。


Q:现阶段您有什么创作计划吗?

张敏丹:接下来我会继续创作一系列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


Q:您认为在当前的艺术市场环境下,青年艺术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张敏丹:我的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要两条腿走路,先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再养活自己的艺术。如果有一天,艺术作品足以养活你,那么你就可以心无旁骛的潜心创作了。”


Q:像是《象·焦》、《鳄了马》我们可以看到您有很多作品都与自然人文有关,可以谈谈您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看法吗?

张敏丹: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天是透的,空气是清香的,门口的井水可以打上来就喝,猪肉、鸡肉、鸡蛋都是原汁原味的。长大后发现很多都变了,回不去的故乡,不放心的食品,不择手段的追求经济效益。人类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无止境的攫取自然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大自然会利用时间将一切修复、归零,我们的过度破坏缩短的不是自然的寿命,而是人类自己的寿命。我对人与自然的看法,如同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一篇课文:“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第三章 部分作品有览


《鳄了马》

85x30x62 cm

2020年


《象 · 焦》

80x30x70 cm

2019年


《祈祷》

长50cm

2019年


《蟒》

长80cm

2019年


《春晖·归途》

40x50x80cm

2018年


《母亲》

198x40x50 cm

2015年


《戴头巾的女人》

40x30x60 cm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