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雕塑学会×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雕塑学会×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采访嘉宾: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采访撰文:哥筱乔

拍摄剪辑:蔡志鹤


前言


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有三位灵魂人物,罗保权刘再行赵耕,团队联合了设立在广州美术学院老校区的广东省工业设计创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这次的采访就在这里进行。实验室里最吸引人关注的,就是摆放在角落启动着的装置《凝.瞰》


NING KAN

《凝瞰



无一对《凝.瞰》的解读,是以竹为引,探讨人、文化、自然的和谐关系。它融合漆画和数字编程机电技术,通过解构、动态和互动的表现手法重新唤醒观众对斑驳光影之下竹林的记忆与情感。


罗保权、刘再行、赵耕在1.5小时的采访里,都非常强调无一的价值观和创作方向——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解构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无一”的取名是高度契合于创作价值取向的,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数字技术结合而生成各种非固定表现形态。这样的名字有着浓浓的道家文化意蕴,有着“道生于无”与“一生万物”的宇宙观和“无常”的价值观。


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凝瞰》 120x120cmx3块  漆画、电机、红外线感应  2019年


艺术史经历过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以及各个时代不同艺术派别的变革之后,到数字时代的艺术家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历史经验告诉观众和市场,当一种艺术形态能依托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而诞生,它必然有机会成为主流。因为这种创新和变革,是契合了人类与世界相处模式的深刻改变。若是创作的价值观也对接上了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作品被时代认可也是必然的。


“艺术3.0”时代必然会摧生新的艺术业态,形成新的艺术语言,数字艺术便是其中一种。


“艺术语言”让艺术家不断求知探索,使艺术生生不息。但理想很饱满,现实很残酷,在艺术形式上的突破和变革谈何容易。可喜欢的是科技的进步,为人类艺术破开了一扇窗,为艺术的去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佳士得拍卖数码艺术家Beeple《每一天:前5000天》以6934万美元成交的历史性事件发生后,数字媒体艺术能成为主流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科技技术、货币交易模式,都与这种艺术形态接轨了、能为它服务了,这是时代的优越性。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正处于这样的当下变革时代。

《光之帆》



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80x15x50cm  树脂造型+Mapping动画  2020年


这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访谈,对于采访者来说,它清晰了很多个人在艺术领域里模糊不清的观点和概念;对于受访者来说,据说给予了他们梳理自己、探讨更多可能性的机会。这是我们做访谈最大的意义。


艺术家


罗保权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设计讲师

广州市雕塑学会会员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公共艺术分会副秘书长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设计专委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

澳门城市大学设计学博士(在读)


刘再行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讲师

广东省工业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智能产品方向负责人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公共艺术分会会员

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会员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在读)


赵耕

广州市雕塑学会会员

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公共艺术分会会员

广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客座讲师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客座副教授

奥马文化总经理与无一团队执行总监



访谈录


雕塑学会:传统的艺术种类,像雕塑、绘画,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消费人群和消费程序。数字媒体艺术买单的人在哪里?


刘再行:这是个新兴的市场,人群可能不像传统那样以个人的身份去消费某一个艺术品,经济模式更倾向公共性,比如办一定规模的展览,融入公共环境里面。它的价值并不主要体现在收藏价值上,可能更多的是引起一个公共事件的传播。


赵耕:这个问题我以前思考过,可能是因为我从事设计专业出身,设计属于以服务心态去思考问题,跟大部分艺术家自我个性和观念传达的思维路径是不一样的。当我从事数字媒体和公共艺术时,我认为它也有比较明确的服务属性。它的服务属性可能是对社会的审美刺激、是事件营销、是以体验为结果的新娱乐,这样也打破了受众群体的集中性。另一方面,也不集中以艺术专业的角度去看待和审判,大家会有更多角度的答案。


罗保权、曾海彤、陈弘

广州羊城创意园整体公共艺术改造项目


雕塑学会:陈丹青在一个节目上说过,西方古典艺术史上也没有“艺术家”这种概念,像达芬奇的求职信,对自己技能的描述,列了一大堆比如水利工程师、桥梁工程师之后,最后才描述自己是个“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的人。是现代艺术兴起,工业革命之后,为区分机器化产品产生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说法,所以我很理解您说的艺术的服务属性。


罗保权:可能大家都没有留意到,其实我们国家教育部在去年年底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就新增了一个目录叫做“交叉学科”。也就是说国家教育部已经意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很难再分专业了。比如说手机,它肯定是工业设计,但里面的图标跟视觉设计有关、交互功能跟交互设计有关、营销跟经济学有关、打造品牌跟理念植入有关。


所以社会其实是没有割裂的,我们已经到达了叫做“技术同质化”的时代,学科是交叉的。而这个交叉学科门类里面有一个方向就叫做“艺术与科技”。像你刚才讲的,达芬奇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那时都没有区分,他就是为一个目标,综合我的能力去完成。


像刚才赵老师讲的,如何服务好我们社会,如何帮我们的目标消费者来进行一种文化附加值的服务,这个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终极问题。


在思考过程中,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主张,而这个主张不是形而上的主张,我们是将优秀的、大家都接受的传统文化经由数字艺术重新跟年轻人沟通,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话题。


其实数字艺术还包括动漫、电影,比如说《大圣归来》这些国产电影大卖肯定有它背后的原因,它将这些传统神话故事用年轻人接受的方式重新梳理了一遍,然后向年轻人输出。所以它达到既有经济效益,还承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作用,向年青人呈现不一样的传统。关于你所说的终端谁来买单的问题,其实就是社会年轻人,或者说是社会需求来反推这种经济效益。


罗保权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爱心树》雕塑群


雕塑学会:我发现年轻人的群体也很细分,有千禧一代、现在还有个Z一代也出现了,大概是哪一个年龄层次的群体可以接受数字艺术这种传播方式?


罗保权:这就是我们当老师的优势,我们是不断变老,但是我们教的人永远就是18~23岁,我们时刻听到年轻人的反馈。现在我自己上课有一个很大的感悟,有时候是他们教了我很多,因为他们是当代的。我们不断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真实的生活状态。


刘再行:按我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无需用年龄层来划分。我的感觉是整个时代在变化,一些传统的、静态的、平面的艺术形式,都在逐渐融入动态的、交互式的审美。这就不是年龄层的问题,像我们这些70、80后,在当代语境下去看传统文化也会有审美疲劳,这其实是整个时代的审美在演变。


罗老师有句话,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是领先市场半步的。所以我们不是说一味迎合年轻人目前的思维方式,而是我们在市场广泛接受的形式基础上,再往前走半步。所以我们目前思考的重点是如何以交互的形式来表现传统文化,如何在这种新形式下重新提炼传统文化里面的哲学性或精神性的东西。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对艺术品的欣赏,基本都是一种主体欣赏客体的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很容易使艺术欣赏变成一种割裂状态。这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哲学是违背的,而采用交互的形式是能把两者又重新联系起来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去思考如何重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的理念用新媒体的形式重新表达出来。


刘再行、丁敏

《原生物》 80x250x100cm  珠艺、电机、LED  2019年


雕塑学会:刘老师其实已经涉及到内容跟形式的方面了,像赵耕老师,有个装置叫《空时》,我的理解就是用比较超前的角度去生成多种时间的新定义,就是说,时间它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不同的维度空间表达。这个作品会有很多哲学性的东西,您觉得我们面向的群体能不能够理解?


赵耕:我们其实在用新的数字技术去做一轮新的内容,然而这个内容其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过来的。我父亲退休前是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审,切身经历了八九十年代文化创作出版的热潮,那个时候的媒介就是纸。其实上一辈人就已经收集、整理、审视过社会的种种文化,而落于纸张这个媒介里面。当下我们有新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去把这些自古以来的、在脑海里、基因里累积的东西又重新表述、交流,无非就是这样子。以后的人还是会这样做的,哪怕以后的交流方式是VR、脑机甚至不再需要生物身体的未来,他们对于历史记忆里面的东西,都会在每一代的人里面去重新“表演”一次。


比如《空时》这个作品,我只是做了其中一个单元组合,其实在展览场所是可以有很多个单元的,观众经过它的时候,时间和空间就会不断被中断和变化,我其实就是想给观众那样的体验——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客观连续性。


雕塑学会:也有学者评论,人类近百年来在思想层面没有任何突破,是一代代人用不同的方式或者载体,对旧思想不断循环、解构、呈现。回到当代的艺术环境,目前有一个新的话题,佳士德以差不多700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了一个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前50000天》,标志着数字化商品时代的来临。这个事件会不会对各位产生刺激点或者兴奋点?

罗保权:这是肯定的,因为这也代表市场的认可。印象派当年在巴黎进不了沙龙,他们当时是边缘,但若干年后证明他就是主流,被艺术史承认了。所以一个新文化出来之后未必有人能够马上梳理出学术内涵,因为它肯定是比人们的整体思维快那么一点。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未来其实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充满很多超前的东西,包括马斯克的space x已经在准备去月球旅游。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有新的艺术浪潮出来,都需要时间去接受。现在数字媒体艺术有点这个意思,一开始大家还在传统艺术媒介以及语境当中去做探索,突然有一波人借用现代科技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未必马上能够被官方艺术史所承认。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到现在,科技艺术、数字媒体其实已经极其普及,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手机就是一个媒体属性的东西,那么当这个东西变成每个人都有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流行的艺术形态,就是媒介在变化。媒介变化必然会推进社会的意识形态。所以我觉得到这个时间节点,这个艺术事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启示。它从一个侧面引证了数字艺术还是受到艺术评论关注。


除此以外,第一幅人工智能的绘画也拍卖了,它是用人工智能模仿伦勃朗的笔触画的,那是人工智能艺术的探索。那么到了现在你刚才说的案例,它已经变成公开正规又被认可国际现场拍卖,又卖了一个比较有话题的价格,这应该算是主流的认同。


何夏韵、刘再行

《互动纸造》  600x600x400cm  不锈钢、瓦楞纸、射灯  2019年


雕塑学会:我们回到创作本身,现在人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拍东西,抖音、快手上的视频也属于是媒体创作,有些拍得还很不错。这些跟我们现在做的数字艺术,区分在哪里?

刘再行: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艺术家”,更多的是从理念上去评判某个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只是从技法上。到新媒体时代,它面对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从创作角度来说,不一定经过专业训练、科班出身、学院派出身的人才能成为艺术家。那么作品区别在哪里?就是在于它对表现的内容和思考的深刻程度。如果一定要评判高低的话,恰恰是那种不管经济效益,纯粹从内心出发去完成作品的人,可能会被称为艺术家。


罗保权:接着刘老师话题,其实当代艺术也好,当代科技发展也好,都是一个叫做解构的过程,都是将一切扁平化。这是一个解构的社会,人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是一个内容的创作者以及传播者,它肯定是一个分散的状态,是对所谓的主流艺术肯定是有冲击的。


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创作,还是我经常说的“要引领半步”。为什么我不说要“超前一步”?因为超前一步就是天才了,真的是想到未来了;但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跟时代脱节。我提倡的团队要引领半步,就是说我们既要有新的东西,也要顾及公众的状态。基于上述,我们的创作还是要考虑公共性。


但是短视频的创作者可能更多的就希望在这个平台拿到更多的流量,它的终极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博眼球、拿流量、变现,这是经济链下的思考模式。但我们,无论作为创作者和老师的身份,我们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就不会有这样的思考模式。所以同样的技术手段,但是它的观念不一样的时候,产生出来结果会有所不一样。


赵耕:其实在每一个门类里面,都有可以称之为领先者和普通人的区别。比如我太太很喜欢看做菜的视频,很多博主都会做同样的内容,但半年之后就只有一两个博主在坚持,并且不断推出新的有意思的菜品,持续有非常多关注和互动,其他的博主已经消失了,流量已经被侵蚀掉了。其实,在相对一致的技术手段下,还有一个专注度的问题。


赵耕

《空时》 尺寸可变  激光发射器、光折射装置、编程控制器  2020年



雕塑学会:会不会在创作之前会考虑意义的问题,比如说是先满足内心的创作冲动,还是会考虑它存在价值?


罗保权:这是一个纠结的过程,任何的创作者都会纠结这个问题,是自己在社会上几个角色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考。但第一考虑还是价值观,我们的作品没有讨论人性的问题,我们讨论中国哲学中优秀的东西,这是基本盘,并在这个基本盘底下考虑每一次创作的目标。比如说粤港澳大湾区雕塑邀请展,我当时做一带一路的话题就是因为这个展的语境,同时跟基本盘是一致。包括当时创作《凝.瞰》,第一次发布就入选了清华大学举办的第5届艺术与科技国际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为什么当时我们会创作这样的作品?就是为了在国际舞台来讲中国故事。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会割裂来考虑,肯定有我们的原则,我们的价值观是肯定的,满足了这个前提底下,根据创作的目标来调整方向,来实现最大化的价值观推广。但是这种推广,我们不是做深涩的、需要观众很多思考、很多探索才能感知到内核的方式,我们会让观众通过直观的沟通方式来了解。


赵耕:我们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讲出来的,这个原则也是这段时间我才会比较清晰:我们可能不会固定在一个形式里。


雕塑学会:您说的形式是什么?是多媒体数字技术吗?

赵耕:是对某一种技术的选择。我们会尽量地放在作品本身的表达需求里,而不是用技术和形式去固化它,这是我们将慢慢呈现出来的状态。回顾我们最近这一两年的作品,好像没有哪一件在技术层面上是重复的,我们也尽量不在视觉语言层面重复。


罗保权:我们团队的名字“无一”,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固定的状态。中国哲学是动态平衡的,阴阳协调,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数字媒体的创作者可能是固定一种媒介,比如说做短视频UP的。我们希望不是按照这种分类来定义团队,“无一”是做传统文化新体验的,我希望是得到这种结论。一般数字媒体展览,观众经常会有一个想法,就是很想知道用的什么技术,这时他的专注在如何实现,而不是作品的整体感受。“无一”强调的是人的感受,虽然说我们的媒介手段是各异的,但是总体出来给观众的观感,是做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交互探索。

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扇舞》1250x250x100cm  手工木质折扇、定制编程电机单元  2018年


雕塑学会:比起雕塑、绘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让你们迷恋的地方在哪里?

刘再行:回到刚才我说的关于时代审美发展,实际上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数字技术发展,阅读、听乐、观影这些文化艺术上的门类或多或少被揉合在了一起,所以很难再回到原来那种单一媒介感受。我们的感官其实是很丰富的,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甚至我们有重力感应——体感,以前由于传统技术限制,只能通过单一通道来感受。但是现在技术进步了,有新的方式能够完全同时占领我们的五感。


我想,在这种多感官的语境下,应该会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等待我们去发掘。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去做立体的、声音的、动态的、甚至嗅觉的作品,通过多感官通道方式来触动人们的情感。


罗保权:你这个问题我已经预想到,对我来说,做雕塑跟做数字艺术没有区别,最原始的冲动就是喜欢。我们总会对一些东西喜欢但说不出原因。像我们雕塑学会会长程一峰老师,他就喜欢做抽象雕塑,他也不管什么媒介发展、时代变迁,他就是专注于做他自己的东西,我们也觉得非常棒。


其实艺术家就是专注一样东西,他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由个人喜好占主导,然后把个人的情感、哲学思考都投射在他的作品里面。而我们“无一”喜欢的就是无常的东西,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万变的体验,我们着迷的是多感体验,因为传统的雕塑它基本上是视觉为主。


还有,我们迷恋互动的过程,其实迷恋的不是数字技术,而是数字技术带来的体验感,这是传媒艺术满足不了的。所以我们特别喜欢看到作品能够跟观众打成一片,观众能够跟他产生关系,能够影响作品的结果。所以无一现在这个阶段还在做创作储备,很多作品的结局可以是开放式的,有可能形态最后是观众决定的,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


所以这么说的话,数字媒体创作跟传统艺术创作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就是传统艺术它会给你唯一的答案。数字艺术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观众在互动过程中,可能每个人生成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着迷的一个地方。


无一新媒体公共艺术团队

《展四季》110x180cm  铝合金可动结构造型、编程电机  2019年


Copyright© MeGs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